中國分布: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臺灣、江西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海南、四川、重慶、貴州、云南、陜西、甘肅。中國之外分布:印度(阿薩姆)、孟加拉國、緬甸、孟加拉國。原矛頭蝮12月上旬入蟄,至翌年4月上旬出蟄,冬眠期約4個月。卵生,多在7—8月產(chǎn)卵,每產(chǎn)5—13枚。卵徑(33x20)—(37x20)mm,仔蛇全長250mm,臍孔位于肛前17—19或24—26腹鱗片處,大約1星期后開始第1次蛻皮。原矛頭蝮為管牙類毒蛇,局血循毒。最大放毒量108毫克,對人致死量48毫克(干重)。萬分之一毫升(稀釋)蛇毒注射于10克體重的小白鼠,2小時內(nèi)即死亡;若用5000分之一濃度的蛇毒0.5毫升皮下注射,或取0.5毫升由腹腔注射,小白鼠均在24小時內(nèi)死亡,直接死因為呼吸麻痹。觀察標(biāo)本最大全長/尾長:雄1158/213mm,雌988/170mm。頭側(cè)有頰窩的管牙類毒蛇.頭呈三角形,與頸區(qū)分明顯,頭背都是小鱗,只有鼻間鱗與眶上鱗略大;軀體粗細正常,尾稍短.色斑變異較大,一般有菜花黃色,故名"菜花"原矛頭蝮.但高海拔地區(qū)的黑化個體因體色深暗,菜花黃色不顯.頭背有特殊的斑紋。 |